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右七),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右五),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董依雯(左五),上海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左四)等一行莅临亚盛医药
8月9日下午, 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寅,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市发展改革委主任华源,上海市浦东新区区委常委、副区长董依雯,上海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吴晓华等一行莅临亚盛医药(6855.HK)上海公司调研。亚盛医药董事长、CEO杨大俊博士携公司高管团队接待并作汇报。

杨大俊博士(左)向陈寅副市长(右)介绍公司情况
杨大俊博士向陈寅副市长一行详细介绍了亚盛医药的创新历程,特别是亚盛医药的前身亚生公司于10多年前在上海诞生、发展的历史渊源。早在2005年,亚盛医药的前身美国亚生(上海)研发中心(Ascenta Therapeutics)就落户上海张江,为最早一批自境外落户境内从事原创新药研发的企业之一,同批落户的还有罗氏等。2009年,杨大俊、王少萌及郭明三位海归科学家,在美国亚生(上海)研发中心基础之上,联合创办亚盛医药,致力于原创新药的设计、研究、开发与转化。


经过12年的发展,亚盛医药基于自有的、国际领先的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靶点药物研发平台技术,成功设计开发出12个原创小分子新药进入到研发阶段,其中有8个进入中国、美国、欧洲及澳大利亚的Ⅰ-Ⅱ期临床开发阶段,上述原创药物均具有全球“First-in-class”或“Best-in-class”类潜力。值得一提的是,亚盛医药在肿瘤细胞凋亡调控靶点药物研发领域内的整体能力与创新水平,处于全球领先地位,在该领域拥有超400件全球发明专利,也是全球唯一在该领域实现全靶点均有药物进入Ⅱ期临床开发阶段的企业。
杨大俊博士表示,作为中国原创新药研发代表企业之一,亚盛医药自创立之日起就始终坚持原始创新与全球市场的定位,“第一,从我们最早来上海开始,就始终坚持做原创新药;第二,我们一直坚持在做全球创新,特别是持续推进全球临床开发与产品注册,我们未来的市场不只是在中国,而是自开始就瞄准了全球市场。”同时,杨大俊博士还汇报了公司首个递交NDA(新药上市申请)药物HQP1351的相关进展,该药物的上市将会解决临床耐药慢粒白血病患者的用药需求,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陈寅常务副市长详细询问了亚盛医药的发展情况,对公司取得的进展表示肯定,并希望公司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努力突破更多关键核心技术,早日实现产品上市,造福患者,同时寄语公司继续保持国际视野,充分利用上海的独特优势,努力在国际合作与竞争中实现更好发展。陈寅常务副市长指出,上海在生物医药发展方面有三方面优势,一是在研发方面,上海基础研发能力强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二是在临床方面,上海有丰富的临床资源,同时临床科研也有良好基础;三是上海正在全力打造生物医药产业高地。未来,上海将进一步加强这三方面的优势联动,为生物医药企业提供更好的条件,上海生物医药行业也必将发展地更好。